您现在的位置:广东省翻译协会网站>> 学术活动>> 讲座>>正文内容

伯根霍兹教授应邀来暨大讲座

 

讲座一
 
伯根霍兹教授讲座
 
    6月30日下午,受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与文化研究所邀请,丹麦学者丹麦著名语言学家、词典学家伯根霍兹教授(Henning John Bergenholtz)在第二文科楼100室做了题为“Do words have meanings?”的讲座。翻译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李知宇副教授担任主持,该院研究生老师和同学聆听了讲座。
    伯根霍兹教授系南非斯坦林布什大学、比勒陀利亚大学教授,曾于1996年至2013年担任奥胡斯大学商业和社会科学学部词典学中心主任,不仅在词典学理论上做出巨大的贡献,而且编纂了若干纸质或电子字典,包括单语字典和双语字典。伯根霍兹教授在国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两百多篇,研究范围包括语法学、词典学以及语言政策等方面。
    讲座伊始,伯根霍兹教授就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单词具有意义吗?伯根霍兹教授认为,单独的单词并不具有意义,只具有意义倾向,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下,单词才具有确切的意义。伯根霍兹教授以英文单词“swastika”为例,向在场观众展示了通过分析语料库、分析意义成分、检索网上信息等步骤来确定其意义的过程。伯根霍兹教授推荐同学们利用好维基百科为学习服务。
    讲座后,伯根霍兹教授饶有兴趣的解答了在场观众的专业问题,其谦虚谨慎的治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让人敬佩,在场观众均表示本场讲座令人获益匪浅。(供稿:鲁锡华)
 
 
讲座二
 
讲座现场
 
    7月2日上午,丹麦著名语言学家、词典学家伯根霍兹教授(Henning John Bergenholtz)受邀为该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Writing an academic paper is like solving a riddle”的讲座。讲座由该院李知宇副教授主持,该院研究生老师和同学聆听讲座。
    讲座伊始,伯根霍兹教授发表了对李宗明教授的一个关于论文写作的讲座的看法,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论文写作如解谜。首先,要确定论文的题目,即确定要解的“谜”是什么。随即,伯根霍兹教授通过结合自己的写作经历详细地介绍了什么是“谜”, 比如他提到了他的硕士论文(1973)、一本关于词类的书(1977)、一篇关于德语中同位语一致的论文(1985)等。伯根霍兹教授认为只有当我们知道自己要解的“谜”是什么以及知道关于“谜”的部分或全部答案时,我们才能动笔写论文,继而寻求出版的机会。在动笔写之前,我们还必须了解各期刊的字数要求。同时,伯根霍兹教授建议我们与别人合作写论文,认为这不仅能弥补自己的专业不足,迸发出思想的火花,而且整个过程也比较有趣。
    接着,伯根霍兹教授结合自己的经验,为我们讲述了写论文的过程。他认为在构思一篇论文时,应考虑到论文的标题、结构以及写作分工。在终稿成形之前,论文的标题、结构通常需要修改好几遍,伯根霍兹教授建议我们修改的周期最好为一至两周,并提醒我们在写之前要写收集好所有的数据,写作的时候尽量在一周内完成,以保证文章流畅、风格一致,摘要部分通常是最后才写。
    随后,伯根霍兹教授提到了关于非母语写作的问题,他认为有三种解决的方法:1)以母语写作,请人翻译;2)以非母语写作,请人修改;3)以非母语写作,使用各种信息工具完善表达。伯根霍兹教授个人赞同第三种办法。
    最后,伯根霍兹教授就同行审查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我们需要从善如流,但同时也要对自己有信心,如果在某些方面实在是不赞同同行审查的意见,就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因为如果过分妥协,那么修改过的论文也就不是自己的论文了。伯根霍兹教授还以一个小男孩质疑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母“A”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有质疑精神。真正的科学家都是具有质疑精神之人,只有质疑,才能发现更多的“谜”,才能写出更多的论文。
    讲座之后,伯根霍兹教授对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通过此次讲座,学生们对论文写作有了更深的了解,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供稿:黄清媚 )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上一篇:复大何刚强教授赴广东海大做讲座
下一篇:Frans De Laet教授应邀暨大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