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广东省翻译协会网站>> 学术活动>> 讲座>>正文内容

凌教授讲座:关于文化翻译的几个问题

923日,凌津奇教授为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老师和学生们带来一场关于文化翻译的讲座。

讲座一开始,凌教授针对老师和学生们在上一次授课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进一步解答。他谈到中西方文学文化倾向的差异性: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正处于现代化道路上,国人更容易对早期资本主义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等作品产生文化心态上的共鸣;中西方对于现代化的态度存在差异,前者试图逃避现代化,而后者却将其视为机遇。从文学传统来看,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等文学再现更符合中国人“文以载道”的文学期待。因而我们应该多关注早期资本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

随后,凌教授加入本次讲座的主题,从文化翻译的理论层面开始讲起。他指出,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翻译面临的具体问题主要包括文化语言的翻译、文化思路的翻译以及文化风格的翻译。凌教授还谈到关于文化翻译的几个假设:第一,语言的运用极为复杂多变,因此对语言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语言的具体环境和文化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对语言要持有一种非教条式的理解,不要过分依赖字典。第二,文化翻译要忠于文化本源,即严复所说的“信”,否则跨文化交流就没有实质意义。忠于文化本源并不等同于直译、硬译或所谓的“零翻译”,而是说要准确地把握原文的精神气质。这就要求译者有较高的双语水平以及较好的语感或天赋。第三,文化翻译有超越翻译内容和翻译技巧的社会考量和社会动机。翻译是有目的和倾向的,研究文化翻译中的动机使我们把注意力从翻译文本转向译者本人的文化身份和社会倾向。译文的生产过程也是翻译理论应该重视的领域。

紧接着,凌教授从理论转入实例,分别列举了数个直译、音译、意译以及“零翻译”的例子,分析这些翻译的优劣利弊,例证了文化翻译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跨文化交流中的倾向性及其历史作用,并指出中西文化翻译中的常见误译和误区。同时他还分享了对国内大学名称翻译的一些想法,认为翻译中不应该刻意淡化文化政治因素。

互动环节中,凌老师列出一些中文句子,让老师和同学们进行现场翻译,并作出点评。

讲座在一阵阵掌声中圆满结束。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表示在凌教授的系列讲座中受益匪浅,并希望以后还能有这样弥足珍贵的学习机会。

 

供稿:方丹娜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上一篇:河南科技学院同行到广技师外国语学院交流
下一篇:International Scholars'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