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广东省翻译协会网站>> 学术活动>> 讲座>>正文内容

“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中国外语教育:责任与发展战略

 

  5月7日晚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传播战略研究专家组成员、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琛博士应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邀请作了题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中国外语教育:责任与发展战略的讲座。讲座由该院副院长蒲若茜教授主持,在第二文科楼100室举行。
  讲座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刘老师在全球化背景的引入下,对跨文化交际研究作了条理清晰的文献综述,分析了其进程中所体现的文化属性。然后,刘老师带领大家一起作了个案例分析,来比较学习文化外壳和学习文化精神的区别。最后,就教学,学习,研究等问题,刘老师和大家一同讨论了外语教学所应当承担起的责任及其发展战略。
  围绕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全球化定义和安霍尔特(Simon Anholt)的国家形象(nation branding),刘老师指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趋密切,并深化了彼此间的影响。伴随着这一进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建构和前景逐渐得到关注,也充满争论。复杂敏感的国际局势与我国国家建设的战略布局给当前的中国外语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责任要求。就跨文化交际研究,刘老师按照时间和内容把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始于二战结束后的美国,从此时起,人们逐渐意识到文化研究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第二阶段开始的标志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巨大变化。文化交流不再是单向发展,而变得更加多元化,其内涵也得到进一步的拓宽。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之下,跨文化研究也不再局限于个体,而是倾向于“认知”,“情感”和“行动”的研究。21世纪初,跨文化研究也进入到第三阶段, 重心转移到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传播效果,国家形象战略和策略等方面。
  在谈到国际市场下跨文化研究的走向和趋势时,刘老师为大家介绍了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的文化维度(cultural dimension): 权利距离指数(PDI),个人主义指数(IDV),性别分配指数(MAS),不确定性排斥指数(UAI)。从一组组数据的对比分析下,可以看出传播已成为一个国家的渠道和资源,与国家形象密切相关。结合美国的Times和Newsweek两大报刊,刘老师重点论述了文化刻板及中国国家形象,解释了中国刻板印象的形成及其影响。随后,刘老师深入剖析了中国自身的原因,并以李鸿章为例指出,只有提升国人的思维层次,培育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气节,增强民族自豪感,才有可能提升中国形象。最后,刘老师给出了跨文化人的基本素质,即热爱生活;基本职责,即克服差异,化解矛盾,高要求,高追求,拓宽自我发展空间,更好地回报社会。她还表达了对在场的青年学者的殷切期望:希望借助跨文化专业,把更真实的中国国家形象和文化精髓传递出去。
  讲座结束后,由于时间有限,刘老师只回答了一个问题,给大家提出了从文化外壳深入到精髓的几点建议:1,博览文化精髓,包括国际政治和哲学;2,对自己的文化要有本质性的理解,热爱学习,热爱生活;3,对于自己研究的对象要有长期的热爱,为自己贴上专业标签;4,要逐步形成与学科相关的习惯。刘老师视野开阔,知识渊博,讲座中还为大家播放了诸如撒切尔夫人等视频,发人深省。
文字:林茜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上一篇:邢杰为广外翻译学子讲授贝尔曼“反向分析”理论
下一篇:美国普林西顿大学Susan Stewart教授系列讲座信息(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