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广东省翻译协会网站>> 学术活动>> 讲座>>正文内容

孙艺风教授到广外开展翻译讲座

  12月9日下午2:30,中国翻译协会现任理事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座教授孙艺风应广外高翻学院之邀,为该院师生开展翻译讲座。翻译学院副院长李明、邢杰老师出席了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副院长李明简单介绍了孙艺风教授并对他表示欢迎。

在两个小时讲座过程中,孙教授谈论了自己对于翻译的各方面的看法,包括如何看待方兴未艾的机器翻译,翻译和翻译背后的本质,机器翻译中的语料库与现实生活中的语料库。对于翻译的过程到底是什么,孙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双语变换,更重要的是两种文化、两种思维之间的转换。

此外,孙教授还提到thick translation 和“thin translation这两个很有趣的概念。他指出,目前翻译界对前一个概念讨论甚广,它其实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当给出文本的背景,让读者知道文本真正想表达什么,如历史由来,文化背景等信息但是这的策略也有很多的缺陷首先,这对于译者来说任务过于繁重,要求译者对于每个文本都进行历史背景的考察难度太大。此外,即使译者能够让读者得到充分的信息,整个文本会显得非常冗长繁杂,读者拿到手后会第一感觉可能就不想去阅读。而对后一个概念孙教授笑称是他自己的发明,对其享有专利。“thin translation 的文本的特点就是相对简洁,虽然看起来任务更轻,但是对于译者的要求并不低,需要译者有足够的职业素养,能够站到作者的立场,理解作者创作这个文本背后的目的。他举了一个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翻译,thin translation中译者在翻译当地节日时间时添加了这些节日覆盖了整个年份,这样读者不会担心自己去游玩时会错过节日,从而达到吸引 更多旅游者的目的,这完全是从文本背后的目的出发而省略了许多部分,所以称之为“thin translation

虽然孙教授介绍了这些趋势,特别是“thick translation,认为它是当下的潮流但是他认为我们的翻译界长期以来都是在跟随潮流。其实我们不该这样,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不该盲目追求潮流。

孙教授在讲座中提到了许多有趣而值得思考的翻译实例,展示了翻译中的很多谬误,使在座师生获益良多。

孙艺风教授精彩讲座

 附:

 孙艺风,国际翻译与跨文化研究协会 (IATIS) 副主席,中国翻译协会理事,英国皇家艺术与人文学会会士 (FRSA)。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卡迪夫大学、西敏斯特大学、剑桥大学与莱顿大学,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曾为英国广播公司 (BBC) ,英国电影研究所和剑桥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任口、笔译。现为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兼暨南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若干所大学客座教授及研究员。著作包括:Fragmentation and Dramatic Moments(New York & Oxford:Peter Lang Publishing),《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Cultural Exile and Homeward Journey: R L Stevenson and American Fiction (北京:外研社), Displaced Anxie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Translations of Foreign Otherness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合编《翻译研究关键词》(与国际译联及国际大学口笔译协会合作项目)(北京:外研社)和Translations: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主译《林希作品选》(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等。论文发表于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Bab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Modern Language Quarterly, Neohelicon,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Chinese Culture, Tamkang Review ,《中国翻译》和《翻译季刊》等中外学术刊物。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上一篇:广外翻译学博士论坛探讨“多模态视角下的影视翻译研究”
下一篇:Valerie Henitiuk广外开讲女性主义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