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广东省翻译协会网站>> 译界资讯>> 国内>>正文内容

日语译界泰斗林国本访谈录

 

林国本先生近日与世长辞,这位日本华侨家庭出生的翻译家,在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林国本先生生前坚持阅读和日语要闻抄写,几十年不变。在日本国内,相当多的人可以准确地说出林先生的译作。

 

林国本被誉为中国日语翻译界的代表人物,曾经为周恩来等数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过翻译。从1980年开始,他连续25年应邀参加了全国人大及党代会文件的翻译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许多重要讲稿均是由他翻译完成的。以下为此前林国本先生接受中国网采访的部分访谈内容,精编与此,以飨读者。

 

访谈实录:

 

问:我们知道您出生在华侨家庭,在18岁的时候您就回国了。在您的一生中,您觉得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林国本: 我父亲是一个普通的浙江的贫苦农民,他们村子里有一两个人到国外远渡重洋去谋生,成功了,发财了,所以又回到村里,把村里的小伙子挑选几个带到国外,于是我就成为华侨的第二代。

 

但是,我觉得在国外我是三等国民,我这个人对这种事情很敏感。就是当时留在外面,做小生意度过一辈子的话,尽管生活很富裕,但是觉得自己燃烧不起来。我希望成为一个翻译家,因为我小时候看过《安徒生的童话》、《格林童话》等等,我觉得非常美,就想如果能成为翻译家该多好啊!

 

问:您现在将翻译作为了一生的职业,也是圆了您的这份理想。您觉得翻译过程中给您最大的收获、带给您的最大财富是什么?

 

林国本: 现在回顾起来,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脑子里已经形成一种模式,中国日语翻译界需要的一些领域内的东西,我可以很自然地适应,自然地完成,这个模式是我的财富,比起银行存款还重要。

 

问:您的翻译涉猎面非常广,不单单是政府文件的翻译、文学翻译,您还对中国的一些戏曲、话剧、陶器您有翻译,去过您家里的人都说您读的书非常丰富,给我们介绍一下。

 

林国本:这个问题说起来话长,我小时候看过达尔文的介绍文章,和一些浅显的科普读物都提到,生物都需要适应环境。我涉猎很广也是为了翻译工作的需要,要不断的适应,如果不适应就会掉队。

 

中国网:在翻译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您比较喜欢金融方面的翻译?

 

林国本: 曾经有人说过,我曾经翻译中国股市动向,一些日本人觉得我翻译得非常好,特别像证券界的人翻译的一样。但是我不愿意去买股票,为什么?因为我只能经得起大起,经不起大落,大落的话我说不定跳楼了,我是希望安安稳稳的度过一生的人,所以我就没有走经商这条道路。但是对金融,包括现在次贷危机等等,我读了很多书。

 

问:您曾经也做过一些政府的翻译,好象每个领域都涉及过一点。您觉得做了这么多的翻译,您最喜欢哪种?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最大的挫折是什么?

 

林国本:收获是我不断的在前进,虽然我有哮喘,但是我在家里还是在不断的学习,甚至我已经进入了一种领域,德里达哲学家的著作我在读,我觉得他们的思维很有意思。我曾经有一句话可能说得不太合适,我就讲:学日文必须要懂英文。因为日文里面外来语特别多,几十万种外来语,你要不懂英文就等于不想成为日语界的一流人物。

 

问:在您的翻译生涯当中,您最满意的翻译作品是哪部?

 

林国本: 是由外文出版社和日本合作出版的一本书,当时他们说:我能够完成这个任务。所以1981年翻译的时候是我比较得意的——《中国陶瓷史》。仔细看,这几年形成了一个杂家。

 

问:我们都知道严复先生提出的“信、达、雅”三个字被奉为是翻译界三字箴言,您认为这三个字哪个字最重要呢?

 

林国本:我个人觉得都重要,但是有一些工作,比如“十七大”之类的内容在翻译时,“信”就是很重要的了。但是翻译文学作品,太死板的话就不理想了。据说村上春树,他的译作,有一个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的教授林少华翻译得非常好,因为他在“雅”上处理得很好,能够把作者的思维体现得非常好。

 

当然有一些日本的小说,有的人翻译的不太理想,所以文学作品“雅”的因素较大。政治文件类翻译“信”的因素很重要,信如果出问题的话,文章就完了。所以“信达雅”绝对不能偏废。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上一篇:习大大贴身翻译炼成记 孙宁: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努力
下一篇:广外新增3本科专业 外语语种增至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