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广东省翻译协会网站>> 译界资讯>> 国际>>正文内容

全球译界纪念诗人叶芝诞辰150周年

去年春晚的一曲“当你老了”唱遍了大街小巷,牵动了人们心底对于亲情、友情、爱情的种种心绪。然而,很多九零后可能还不知道,这首歌背后,作为经典诗作流传至今的这首出自爱尔兰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叶芝的《当你老了》。

 

          

 

提起威廉•巴特勒•叶芝的经典诗歌《当你老了》,人们无不为其中的缱绻深情而感动。6月13日,热爱叶芝的读者将迎来诗人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全球各地的纪念活动进入高潮。

 

对中国读者而言,爱尔兰诗歌巨擘叶芝的独特魅力何在?6月11日,著名诗人、翻译家黄灿然接受媒体专访时,表达了对于这位诗人的哀思。黄灿然表示,在他眼中,“叶芝是20世纪最重要的英语诗人,甚至可以说是现代诗人中最伟大的诗人”。

 

谈到叶芝流传最广的情诗《当你老了》,黄灿然强调:“光是读过《当你老了》还远远不够,叶芝的每首诗都好,他是完美的诗人。”

 

既是诗人,又是政治家

 

黄灿然回忆,他最早接触到的叶芝诗歌是由余光中先生翻译的,很奇妙,叶芝是他接触到的第一位外国诗人,《叶芝诗选》是他拥有的第一本英文诗集。

 

在英美文学史上,叶芝(1865-1939)是最后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最初的现代主义者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叶芝与艾略特、庞德一起开创了现代英语诗歌。他和艾略特主导了20世纪上半期的文坛,和美国诗人庞德等堪称为现代派第一代,而20世纪30年代诗坛的领军人物奥登等人则是后起之秀。

 

言谈中黄灿然毫不掩饰对叶芝的偏爱,“他对我的影响是终身的。我现在读他的诗歌都是读原文的,过一段时间就要重新读一遍。正因为太喜欢,不敢轻言翻译,等到自我感觉翻译能力最高的时候,我要翻译一本叶芝诗选。”

 

叶芝因“其高度艺术化且洋溢着灵感的诗作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灵魂”,1923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黄灿然认为,叶芝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既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政治家。“一般人想象,政治家写诗,容易写出那种带有浓烈政治色彩的、有着教条语言的诗歌,可是叶芝的诗歌不是这样,他相信神秘主义,他的诗歌特别复杂、丰富,可以让人不断地思考,回味。”

 

叶芝的戏剧成就不应被忽视

 

和诗歌相比,叶芝在戏剧方面的成就往往被忽略,黄灿然指出,叶芝的戏剧创作成就同样很高,戏剧创作是他作为社会活动家参与公共生活的一个载体,也是其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叶芝是20世纪初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而爱尔兰文艺复兴实际上源自规模更大的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1894年,29岁的叶芝和格雷戈里夫人相遇;这位夫人成为他的朋友和惠顾人。

 

1899年,他们一起在都柏林成立爱尔兰文学剧院,叶芝成为该剧院的主要剧作家。剧院演出的第一批戏剧里有他的剧作《凯瑟琳•尼•霍里安》,由演员、叶芝心中的“女神”毛黛•岗(MaudGonne,1865—1953)担任主角。1904年12月,这个剧院易名为艾比剧院,也被称为爱尔兰国家剧院,它成为爱尔兰主要剧作家和演员们的“旗舰”,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叶芝的其他剧作有《伯爵夫人凯萨琳》、《心爱的国家》及《国王的门槛》等。1911年,艾比剧院组织到美国巡回演出,赢得广泛关注。

 

“坎坷的爱情生活成就了诗人”

 

《当你老了》是叶芝流传最广的情诗,缱绻深情背后是诗人痛苦的单恋经历。1889年,24岁的叶芝与毛黛•岗相识。毛黛•岗是演员、爱尔兰独立运动战士,她成为叶芝的缪斯,是叶芝爱情诗创作灵感的源泉。有人甚至认为,叶芝热心于爱尔兰民族独立,也与他的这段情缘有些关系。叶芝热烈而长久地爱着对爱尔兰民族独立事业无限忠诚的革命战士毛黛•岗,毛黛•岗虽未回应他的那份执著的爱,但是她的存在却极大地鼓舞着他参与这一事业。

 

叶芝一生向毛黛•岗求婚三次,都遭婉拒。多年后,诗人50多岁时又曾向她的养女求婚,也被拒绝。1911年,叶芝46岁,和年轻的乔吉•海德•里兹(1892-1968)相遇,他们于1917年结婚,生有安妮和迈克尔两个孩子。

 

谈到《当你老了》这首浪漫主义诗歌代表作,黄灿然说,叶芝的爱情也许出于命运的安排,这里浓缩着某种神秘的东西,命运安排了坎坷的爱情生活,却成就了诗人。他提醒读者,《当你老了》当然是一首好诗,不过,“光是读过《当你老了》还远远不够,叶芝的每首诗都好,他是完美的诗人。”

 

黄灿然特别指出,“叶芝的诗并不晦涩,而是非常凝练,在抽象和具体之间平衡得非常好,一般来说,太抽象容易显得呆板,太具体容易陷入琐碎庸俗,而叶芝的诗没有这样的问题。”最妙的是叶芝到晚年越写越勇猛,越写越好,“这正是大师的标志,中国的杜甫,波兰的米沃什都是如此。”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上一篇:众包译著出版平台Fiberead获470万融资
下一篇:大片配音费用仅5万 中外业界呼吁重视译制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