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南方翻译》的价值
广东省翻译协会会刊自创刊以来,《南方翻译》继原《广东翻译》前身,现更名为《南方翻译》。在广东省翻译协会领导们高度重视、关注、点评之下引起专家们共鸣,能推动广东翻译事业迈向新征程。
浅谈《南方翻译》
2013年4月15日《南方翻译》正式创刊,该期刊为广东省翻译协会会刊,是经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发行(粤内登字O第11644号),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广东省翻译协会主办。《南方翻译》定位为一本翻译类专业学术刊物,该刊以促进译学研究、交流翻译经验、报道译界动态、培养翻译人才、适应社会需求、繁荣翻译事业为宗旨。
主编由广东省翻译协会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校长仲伟合教授担任,责任编辑由广东省翻译协会副秘书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蓝红军教授,广东省翻译协会理事、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朱献龙教授担任,编辑由我本人担任。在办刊期间经常讨论一个问题如何能够保证作品质量的同时保障每一期有篇幅完整呈现给翻译爱好者们观看。我在征稿问题上遇到稿件难收,每一期不能有多位作者前来投稿,其反馈原因:一是本身有中国翻译为什么还要来一个南方翻译;二是初期稿源不足;三是征集途径需要在全广东省范围当中,也可以广泛宣传其他省份的翻译工作者前来投稿。经过这两年反思当中,我所发现在翻译事业进程中,遇到困难是有的,把这些困难能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作为一个翻译编辑人员必须对自身能力要全面视野提升,这样才能够推动翻译事业的前进,一点小小的进步,然而将推动一大片繁荣景象。这是一个突破,也是一种尝试,是一种摸着石头探索的创业史。广东省翻译协会副会长、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宫齐教授在谈话中跟我说做翻译的人必须要能够坐得住冷板凳,不经过长时间积累是不可能有成绩的。
在2014年6月8日,由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翻译学术期刊暨翻译国际研讨会”在暨南大学曾宪梓科学馆隆重举行,就在这次研讨会当中国际期刊主编们和国内期刊主编们的发言讨论中,尤其是,上海翻译主编何刚强教授指出国内期刊存在质量粗糙,作者对发表论文剽窃照抄行为的严重性,为了业绩而忽视质量的翻译工作者们存在大量问题。谈到这里,我在想作为一位编辑人员,如何保证质量同时能让作品有更高的可阅性,这深深打动了我内心长期所思所想,就是如何能够把《南方翻译》这面旗帜很好树立在祖国的南大门,这项事业真是非常的崇高,更何况在主编角度来审查这作品的分量。
我们有时是一直在想怎样快速推广出去做出好宣传,要有高速品牌形象,这样是在以时间为赛跑基础上,可却忽略了怎样把质量提上去。仲伟合教授2015年在中国翻译期刊论文发表中言出“质量”与“特色”是中国“走出去”战略最好风向标。其中,这个质量也是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强加以此的话题,特色是我们由每个专业要想独树一帜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也符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国情,每个专业的发展都需要在一个地方要因地制宜来做出详细而周密落实方案,这样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同时,广东省翻译协会副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穆雷教授谈到研讨会不用频繁开,关键要有质量,开研讨会要激起翻译者们共同讨论、百家争鸣,这样的研讨会才是有质量的盛会。
正如2014年第五届广东大学生翻译大赛的成功举办。我们在举办大赛之前是做了详细分析,这个大赛究竟要是什么样规模,什么样办赛形式,呈现给参赛者。前提是,在《广东翻译》新闻资讯里面查找了大量资料,广东各个高校所举办过的大赛,每天发布信息情况都是第一时间来更新,以得到最佳答案,初期这个广东省翻译大赛所涉及范围是多少覆盖面。其中,广州大学举办过大赛当中看到这大赛的轰动效应,其一是影响整个学校品牌形象,也打出了一个大学文化软实力。
下一步我们是找人,能够找到能胜任职务的所有工作人员以及出题评卷教授,这样我们的武器基本齐全,准备打仗,可这场仗是非常艰巨,因为从来没做过,所以心里面很担忧,在此,越到最后时候越想放弃,放弃原因是自己心中没底。在这样情况当中选人的重要性是关键,既然选中了人就完全放权给有那方面能力的人才,大赛取得圆满成功。最后由一年前所勾画出来的这份厚礼出来了,虽然很多地方做的不到位,但我们战胜了。这个大赛的成功举办引起了所在翻译专家们高度关注,同时也让翻译专家们有翻译比赛论文发表在中国知网上,虽不成熟但可以说对广东翻译事业迈出了一步,希望也能够引起更多专家们的共鸣。
有论文就可以推动期刊真实性、可阅性、实战性。
其中我们连续出了四期南方翻译期刊,发现的是稿子投放少,另一个是有些翻译专家问这翻译论文稿酬能给他们多少。那个时候,不知怎么回答,因为我们协会还没有什么钱,关键是初期办刊,所以资金是有困难的。其实作为一个编辑人员,必须要看很多翻译论文,冷板凳要坐够才能有一个质量飞跃,这是一个专门攻克期刊论文基本素质,必须要对整个行业发展走势能够很好掌握在脑海里,需要什么资料就调出什么资料来。如果是应付了事随便在网上找几篇论文放上期刊的话,这是对翻译人员不负责态度,更是对广东翻译事业有害表现,所以做学术一定要务实,务实才能检验真理的标准,过程酸甜苦辣等等,坚持会有收获,只有去寻找突破口,才能真正进步。
浅谈《广东翻译》
《广东翻译》以译介资讯文章当中深有体会,把广东省所有翻译高校新闻和全国各地重要翻译新闻做出重点筛选突出一期新闻重要性。在创刊以来,我们也经历了多重困难,就是新闻来源的合法性,转载别人文章必须要得到授权才能刊登或注明出处,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有意义事来。其中,发现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日报集团里面南方网所有文章都是利用资源整合在一起,他们新闻都是有经过各个单位授权,这样做出来的事情才是能够得到法律上保障。其实他们是没有我们那么早起步,我们在创刊时已利用资源整合方式来提高品牌效应;南方日报集团原总编辑范以锦教授在他专辑里面提到资源整合;原国家副总理李长春同志在文化部门里面也提到资源整合是能够推动一个行业新高度;这就有了一个共通话题。因此,资源整合是对一个行业在发展进程之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是能让每个行业崛起的时代。
每一期《广东翻译》在新浪微博发布当天访问3000到6000次,至今《广东翻译》第十期访问1.7万多近1.8万次数。
有的新闻一天能够访问在8000多次,正如广东省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王东风教授的一篇新闻“王东风教授谈外语教学盲区”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演讲,这篇文章引起翻译爱好者们高度关注。由于这篇文章引起广东省翻译协会秘书长陈定刚博士共鸣,强烈推出广东翻译大讲坛,连续举办了四期引起翻译界高度关注。一是王东风教授为领军人物开讲,大讲坛在中山大学举行;二是美国加州大学黄运特教授在广东工业大学开讲,来自全省多个高校、翻译服务及培训机构代表分享他的研究成果《中国制造的庞德》;三是国家外文局原副局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翻译》主编黄友义教授为与会人员作了“适应新变化,迎接翻译行业新挑战”的主题报告,讲坛在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四是英国杜伦大学郑冰寒教授作题为《口笔译过程研究:从声思维法到核磁共振技术》精彩演讲。同时得到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秘书长崔启亮的关注与支持。
我们多场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资源整合带来品牌效应是可以促进一个行业不断创新和发展。
初期我们所面临压力是从无到有,慢慢呈现在《广东翻译》当中,坚持资源整合。广东省翻译协会2013年度学术大会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成功召开,这份礼物给了翻译爱好者开场白,记得开这会前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莫爱屏教授谈到怎么广东省翻译协会那么多资料,《广东翻译》一下子有好多份都是翻译工作者们需要的内容。莫教授提到这《广东翻译》是谁做出来的,我当时说是我们协会整理出来的,我就问莫教授,这《广东翻译》做的怎么样,他说很好,这给了我很大鼓励。到现在想起这是我们《广东翻译》的特色,为什么?因为我们已经起航。
结语
《南方翻译》与《广东翻译》是一种品牌效应。起点和方向正确,结果是错不了到哪里去,思路决定出路。现已统一更名为《南方翻译》。有时我们在走的路途中会遇到很多挫折,所以适时调整方向,不断否定同时,其中也就得到了正确答案,这就是推动广东翻译界的催化剂也是它所在的价值。